首页

妍妍女王黄金

时间:2025-05-28 18:36:21 作者: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复旦大学看“复旦源”! 浏览量:92236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尚书大传 虞夏传》

  5月27日,是复旦大学120岁的生日。

  百廿年前,国人自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复旦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而“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 虞夏传》,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有恢复震旦之情,又具复兴中华之意。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廿七日《时报》刊登的《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启》,向社会宣告震旦学院全体中国教职员工脱离震旦,另创新校

  百廿年来,复旦大学培养了近50万栋梁之才。

  国学大师陈寅恪、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中国电光源领域开拓者蔡祖泉、“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

  今天的复旦大学,文理医三足鼎立,昂首阔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如果你来复旦参观,建议你一定要去“复旦源”。

  何为“复旦源”?

  5月18日,“复旦源”正式揭幕。

  以邯郸校区内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括校史馆、科技成果馆、博物馆、艺术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正式启用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1918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李登辉先生,他赴自己的出生地南洋筹款,募得15万银元,在江湾购地70余亩,使复旦有了最初的“根脉之地”,即今天“复旦源”区域。

  

江湾奠基典礼(1920年12月18日)

  1921年,在一个长方形空地(以后发展为操场,今相辉堂前大草坪)的西、南、北三处周围,矗立起最初的三幢校舍——教学楼简公堂、办公楼奕住堂、第一学生宿舍,成品字形。这一四方型的建筑格局一直保留至今,经过修复和功能提升后,今日成为“复旦源”建筑群。

  

  此后历经百年,这片建筑群成为校园内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复旦源”是复旦由公学转制为大学后的早期成片教育历史文化建筑群与遗存区,是复旦今日邯郸校区的源头,更是复旦精神的溯源地。

  

2025年复旦大学“复旦源”文化育人功能区

  2023年,“复旦源”历史建筑群入选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当年年底,复旦大学就正式启动“复旦源”教育历史文化遗存区域的活化焕新与功能化建设。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复旦源”不仅是校园文化地标,也是城市文化名片;不仅是学校育人场域,也是市民共享空间。

  

马相伯、李登辉两位校长组合人像雕塑

  来“复旦源”

  看五四第一钟

  焕新的“一源六馆”与国内顶尖博物馆、艺术馆合作,集聚了上海优势文化资源,同时也融入了复旦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成就。

  五四上海第一钟、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校史馆新馆中,复旦120年发展历程中的珍稀史料展示了中国高校教育救国、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

  

“五四运动”上海第一钟

  

目前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文凭的主人是复旦公学第二届毕业生张彝。2005年,张彝的孙子、复旦大学校友、知名物理学家张首晟于复旦百年校庆前夕将其捐赠给母校。

  

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1908年)载有历史学家陈寅恪、气象学家竺可桢的考试成绩:“陈寅恪 九十四分六,竺可桢 八十六分六”。

  当然,“复旦源”你能看到的远不止于此,博物馆、艺术馆、科技成果馆、校友馆、特殊档案馆五馆也根据自身定位,开设不同展览。

  

复旦大学校友馆

  5月26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溯源展”“为了民族的解放与进步——革命文物中的复旦人和事”展览将分别在100号、200号开幕;科技成果馆入口处排列着复旦人120项引领世界的创造性工作……

  

复旦大学科技成果馆

  自立自强 旦复旦新

  “创新是复旦最鲜明的特质。创校先贤以‘复旦’二字为学校命名,蕴含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步气象。”5月27日,在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发表讲话《自立自强 旦复旦新》,寄语全体复旦人。“两个甲子星移斗转、人间沧桑,复旦创新的步履始终不曾停歇、始终坚定向前。”

  素材来源:复旦大学官方微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延续冰雪季“宠客”诚意 黑龙江发力夏季旅游

出席会议的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表示,柬埔寨经济总量在过去近30年里增长10倍,正以积极自信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当前中柬两国在“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下推进各领域深入务实合作,为广大华侨华人赴柬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有利条件。(完)

上海博物馆展出300件圆应塔遗珍

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超过90%的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加,超过70%的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例增加。此外,“职场新人”在通勤方面普遍承受更长的距离。在上海和重庆,职场新人的平均通勤距离超过10公里,在北京更是长达12.1公里。职场新人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往返于工作和居住地之间。漫漫通勤路,是当代职场人的日常困扰。

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回暖,迟到的“小阳春”缓慢冒头

张梧认为,文明之间彼此存在误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大家真正去了解中华文明,就会深刻地感受到,其实中国并没有像西方地缘政治这样的视角,去寻求零和博弈、彼此对立,我们的文明会给世界提供另一种选项。”

台风“格美”逐渐远离 福建宁德结束主城区“三停一休”

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就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深化新型工业化、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产业政策交流,新设化学工业、冶金矿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光伏产业、中小企业、医药产业等7个细分领域工作组,加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工业能力中心倡议协同等取得广泛共识。

当山城“碰撞”消费月 新场景、新业态让城市冬日消费“热”起来

我们要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消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上海合作组织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